![]() |
平臺簡介:新華社作為國家通訊社,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整合全社力量推動健康中國行動,服務國家戰略?!靶氯A健康信息服務平臺”是新華社打造的醫療健康領域的全新信息服務平臺,致力于服務醫藥大健康品牌創建進程,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助力醫藥健康產業發展,推動健康中國行動。 |
業內人士表示,近年來國家推進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和使用重大改革。集采后,藥品價格進一步趨于合理,有效緩解了群眾看病貴問題,同時也有利于醫保資金可持續。
記者調研了解到,從早期的鈉鈣玻璃、低硼硅玻璃到中硼硅玻璃,我國藥用玻璃產業不斷升級,中硼硅玻璃技術不斷成熟。一些國內企業分別攻克模制、管制兩種工藝,有的實現產業環節可控。
當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全國化妝品持證生產企業數量達5400余家,各類化妝品注冊備案主體8.7萬余家,有效注冊備案產品數量近160余萬。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上海市生物醫藥產醫和產融對接會上獲悉,上海率先設立的“臨床試驗加速器”正式對外發布。通過該創新舉措,臨床試驗的平均啟動時間將從目前的6-13個月縮短至3-5個月。
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懷著難以言狀的感情接受《經濟參考報》獨家專訪。【閱讀】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王賀勝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時表示,器官移植關系患者健康和生命挽救,關系生命價值和尊嚴,關系社會的公平和正義。【閱讀】
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于福龍表示,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弘揚人間大愛、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事業。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和相關醫療機構密切配合,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閱讀】
根據土耳其政府計劃,第一階段將有900萬人接種疫苗,接種對象主要是醫護人員等高危人群。圖為1月14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一名醫護工作者(右)在接種來自中國的新冠疫苗。
2021-01-20 09:18深度
1月10日,在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制劑車間,工人正在抓緊生產“連花清瘟膠囊”。
2021-01-13 09:01深度
記者了解到,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探索開發“智慧藥房”建設,使“互聯網+藥事服務”“互聯網+供應鏈”的管理模式深入該院藥學服務改革,改善患者候藥環境,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2021-01-13 08:53深度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背景下,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完整的產業鏈和強大的供給能力,不僅為全球抗擊疫情做出了重要貢獻,還在加速崛起中成為穩增長的“新動能”。
2021-01-06 09:25深度
為了助力北京市順義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聚協昌(北京)藥業有限公司近日向順義區人民政府捐贈10000盒金花清感顆粒(價值50余萬元)。
2021-01-06 08:55深度
目前,西藏公立藏醫醫療機構發展到44所,擁有藏藥國藥準字號311個,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藏醫藥服務覆蓋率分別達到94.4%和42.4%,傳統藏醫藥的傳承、創新和發展,給高原群眾的衛生健康帶來福音。
2020-12-23 08:23深度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表示,中國支持世衛組織發布的《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這意味著,我國宮頸癌防治路徑將進一步明確,對推動宮頸癌防治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2020-12-16 09:24深度
近年來,河北省以健全體系、提升能力為重點,不斷強化中醫藥服務供給。目前全省建成國醫堂1760個,九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以及七成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2020-12-16 09:02深度
2021-01-26 09:51深度
12月18日至20日,以“探討在新冠疫情下全球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與發展,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而奮斗”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在廣州舉辦。
2020-12-23 08:26深度
郭燕紅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在發展量的同時更加注重質的問題,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
2020-12-23 08:55深度
侯峰忠強調:“器官捐獻移植工作不是簡單的醫療行為,也不是簡單的社會工作,而是融合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會性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參與和支持?!?/p>
2020-12-23 08:55深度
近日,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保健協會共同主辦,中國衛生經濟學會為學術支持的《中國健康經濟白皮書2019-2020》課題正式發布。
2020-12-02 09:04深度
11月16日,“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應邀來新華社,圍繞“弘揚偉大抗疫精神,砥礪奮進初心使命”,做了題為《弘揚抗疫精神 堅定文化自信》的專題報告。
2020-11-18 09:29深度
10月11日,由中共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和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聯合支部、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主辦,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中共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委員會承辦的“生命接力先鋒隊”走進中山大學新華學院主題黨日活動暨器官捐獻志愿登記平臺上線儀式在該校東莞校區體育館舉行。
2020-10-13 22:00深度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說,根據有關機構數據,我國有各類罕見病患者約2000萬人。做好罕見病防治工作對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大意義。
2020-10-28 08:13深度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毛以林表示,中醫藥的生命力在于療效,利用現代科技手段進行深入研究闡析證候本質、中藥和方劑治療疾病作用機制非常有必要,但必須以中醫理論為指導。
2020-11-25 08:42深度
日前,由中國衛生經濟學會老年健康專業委員會主辦的《老年健康藍皮書:中國健康老齡化研究與施策(2020)》發布會在京舉行。藍皮書指出,未來30年中國人口將進入快速老齡化的關鍵時期。
2020-10-28 08:13深度
10月26日,黃河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探尋黃河之美”啟動儀式在青海西寧隆重舉行?;顒悠陂g,金水寶制藥總經理朱承紅接受了《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
2020-10-26 15:00深度
當前,我國仍處于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談及未來疫情發展走勢及防控措施,曾光認為,作為一種新發傳染病,人類對新冠病毒的認識至少需要三年時間。
2020-09-29 17:47深度
每逢夏秋換季,也是胃腸道不適的高發期。專家提示,除注意飲食和保暖外,還需加強鍛煉、調節情緒。
2020-09-09 08:23深度
一場大疫,一場大考。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之中,醫護人員逆行而上,用熱血守護人們的生命與健康。一次最美的逆行,讓醫護人員對于醫者的使命,有了更深、更透徹的了解和感悟。
2020-08-19 09:00深度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抗擊新冠疫情下,我國大力加強公共衛生建設,需要進一步強化對耐藥細菌的管控,把它作為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p>
2020-08-12 08:56深度
記者了解到,圍繞價值鏈增值,瞄準“綠色GDP”發展、構建“中醫藥+”融合發展格局等目標,多地正在切實做好“十四五”中醫藥發展戰略謀劃,加速推進中醫藥產業現代化。
2021-01-20 09:13深度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了解到,當前,我國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
2021-01-20 09:13深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以來,中國中醫抗疫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令世界重新審視中醫。筆者認為,這將加速改變世界醫療衛生系統的格局。
2021-01-20 09:07深度
中國從1996年開始向納米比亞派出醫療隊,每批4人,包括兩名中醫師和兩名護士。經過20多年的耕耘,當地人對中醫的態度發生徹底變化,從一開始的一無所知變成現在的普遍接受。
2021-01-20 09:07深度
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移民管理局舉行“清肺排毒湯”復方顆粒捐贈儀式,并圍繞抗擊疫情、科研攻關等有關工作進行研討。
2021-01-13 08:57深度
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堅持中西醫并重,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
2021-01-13 08:55深度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和水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六個部門和單位近日共同制定并印發《中醫藥康復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2021-2025年)》。
2021-01-06 09:11深度
筆者認為,以“純中醫”為重點的中醫針灸教育傳承,可以避免陷入數典忘祖的境地,是加拿大中醫針灸教育界發展的主要方向。
2021-01-06 09:04深度